幽门螺旋杆菌=胃?你想多了
现在不少常规体检中,都有关于幽门螺旋杆菌(简称H.p)的测试,对幽门螺杆菌有所了解的朋友,在一看到检查结果显示“阳性”,就慌了—— 完了,是不是得胃了!这样的“患者”在门诊可不是少数,其实有时候是自己吓自己。
幽门螺旋杆菌为什么让人那么害怕?
幽门螺旋杆菌(简称H.p)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。
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:
1、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, 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,因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,大概有90-95的人都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,远远高于其他人群。
2、幽门螺旋杆菌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,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主要手段之一。
3、至于检查出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,是不是就有胃?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, 两者的确有关联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地区,胃的发病率也高。
但是,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,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仅仅是胃发病的因素之一,人、环境等因素也是很重要的。
幽门螺旋杆菌会不会传染?
会传染!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可通过手、不洁食物、不洁餐具、水源等途径传染, “经口”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,这也和我们的饮食文化有关。不喜欢分餐制,很多人围餐都不习惯用公筷,这些都是潜在的感染因素。可以说,幽门螺旋杆菌其实就是吃进去的细菌。
这么容易传播,如何“杀死”它?
幽门螺旋杆菌有个弱点——不耐热,如果有高温消毒功能的碗柜就可以把它杀死,或者洗碗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一会儿也行。
另外,家中老人把食物嚼烂了或咬下来再喂孩子,这是很不好的习惯,家人之间也要注意减少互相夹菜,以免幽门螺旋杆菌互相传染。
幽门螺旋杆菌需不需要治疗?
既然上面提到它有这么多种危害,又那么容易传播,那检查出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,治还是不治呢?
虽然较新共识趋向于治疗,但对于我国国情来说是不太现实:我国人口庞大,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是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,由此产生的耐药问题、费效比(投入费用和产出效益的比值)问题都值得考虑。
同时,由于目前成人中H.p感染率约高达60-70,而大部分带菌人群并无相关症状表现,且未导致相关疾病。 因此,并非所有的H.p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治疗,是否需要治疗,请由专科医生判断。
那还查不查幽门螺杆菌?
那这样说,是不是检查幽门螺旋杆菌,就基本没有意义呢?显然不是!
有胃家族史的人,去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是非常有意义的,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治疗,可以降低胃的发病率。
至于其他人群,去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意义不大,反而查出是阳性徒增紧张。
对于经常上腹胀、痛,有胃炎病史的人群,选择的检查并不是幽门螺旋杆菌,而应该是胃镜。胃镜检查可以减少胃溃疡、胃、食管等消化道疾病的漏诊。医生在做内镜检查的同时,也可以在镜下取胃黏膜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。
说了那么多,导致胃部疾病有很多因素,幽门螺旋杆菌只是其中之一,所以,如果检查出身体中有它的存在,千万不要惊慌,还需要医生进一步诊断并结合患者的状况来看,是否需要接受治疗!